正在阅读:驶入高铁时代!仲恺区加速进入深惠“半小时生活圈”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惠州之家资讯 / 惠州房讯 / 正文

445.pn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驶入高铁时代!仲恺区加速进入深惠“半小时生活圈”

转载 吾爱2021/12/29 12:20:2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邱舒婷 杨敬贺 魏怡兰 作者: 47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赣深高铁开通为仲恺打造国家一流高新区和深度融深融湾注入新动力。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魏怡兰 摄

赣深高铁开通为仲恺打造国家一流高新区和深度融深融湾注入新动力。 惠州日报记者邱舒婷 魏怡兰 摄

12月10日10时许,随着“嘟——”的一声长鸣,赣深高铁G9672次列车驶入仲恺站,这是仲恺高新区现代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仲恺高新区正式步入“高铁时代”。

高铁的开通,使仲恺高新区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大交通体系和“轨道上的大湾区”。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仲恺高新区做好了迎接新机遇和挑战的准备。

惠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惠州要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加强与深圳全方位对接。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加快深莞惠一体化,促进大湾区协同共兴。赣深高铁开通后,从仲恺站出发到深圳北站最快23分钟即可到达,这是仲恺进入深惠“半小时生活圈”的印记,将为仲恺打造国家一流高新区和深度融深融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与新希望。

畅交通

路网日臻完善,正成为惠州重要交通枢纽

赣深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九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北向南连接赣州、河源、惠州、东莞、深圳五市,串起了深圳都市圈五分之四的城市,其中,惠州境内设有博罗北、惠州北、仲恺3个站点。

2017年,莞惠城轨全线通车,在仲恺高新区设立了惠环、陈江南、沥林三个站点,让惠州仲恺与东莞的交流变得更加紧密。

2019年,仲恺大道改造升级完成、金恺大道通车,进一步打通仲恺与惠城之间的交通瓶颈,实现除四环立交外全面通车。2020年,四环路南段顺利通车,仲恺开车前往河南岸冷水坑单程只需要10多分钟;联发大道改造工程二期全线通车,让仲恺高新区与惠城区的联系实现了四通八达。

今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通车,仲恺站的投入使用促使周边的交通配套设施再升级,形成“一纵三横一广场”交通格局。仲恺的交通路网日臻完善、四通八达,仲恺高新区成为我市连接深圳、东莞的重要纽带。仲恺高新区公用事业办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叶茂均介绍:“从仲恺中心区到赣深高铁仲恺站,最快15分钟可以到达。”

在仲恺高新区“一纵三横一广场”交通格局中,“一纵”为站前大道,从惠城区通过惠桥快线转入站前大道,即可到达赣深高铁仲恺站;“三横”为兴发大道、科融大道、潼侨大道,连接仲恺区内智慧东路、新华大道等市政道路;“一广场”为站前广场,建设了公交车站、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其中停车位约1000个,可满足私人驾车的停车需求。

未来更大的布局还在继续——赣深高铁仲恺站北端预留了在建广汕高铁的道岔接口,来往广州、汕头方向的旅客在仲恺站中转换乘即将成为现实。仲恺高新区联通广汕东西、赣深南北的交通格局将会成为生动现实。

近年来,仲恺区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内外联通大交通网络正加快形成。“十三五”时期,仲恺完成了惠风三路、S120线潼湖至三和段、英山公路等11条主干道升级改造,并建成惠环大道、陈江环镇路、东升北路等49条城市道路;金恺大道、四环南路、惠新大道等外联要道建成通车。同时,仲恺还规划建设“一环八射”快速路网和“五横五纵”区内骨干路网。

《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惠州构建支撑“双区”双循环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海陆空大交通格局初步成型,“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成效显著。其中,“丰”字交通第二“横”的左半部分就在仲恺高新区潼湖生态智慧区内。依托智慧大道、仲恺大道,仲恺东接惠城、西接东莞。

在“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网中,“二横”途经潼湖生态智慧区,“三横”途经仲恺沥林,“一纵”串联南昆山、罗浮山至潼湖湿地,“二纵”串联博罗、潼湖生态智慧区、镇隆、新圩至大亚湾,“三纵”利用小金河大道经仲恺至镇隆,“五纵”串联东江科技园、空港经济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外联”交通网络加速形成,加强了仲恺与惠州市中心城区、城市组团、经济功能区和重大发展平台之间的快速通达。

在惠州市区“两环十射”快速进出城道路体系中,“两环”中的四环路南段连接惠城区三栋镇与仲恺陈江街道平南村;“十射”包括仲恺大道、金恺大道,大大缩短仲恺、惠城两地通行时间。

强产业

半导体显示产业链百亿投资项目动工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高铁开通有利于拉动沿线城市内需,以及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及人员的深度交流。

赣深高铁开通当天,在距离仲恺站约6公里的地方,仲恺高新区半导体显示产业链百亿投资项目暨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扩产项目动工。这既是产业界对仲恺高新区产业前景的普遍看好,也是为仲恺高新区打造更强的产业注入更强动能。

“此次半导体显示产业链的百亿投资项目建成后,必将进一步壮大仲恺的产业实力,提升惠州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核心竞争力。”TCL华星COO赵军表示,半导体显示产业链的百亿投资,将进一步扩大惠州半导体显示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优势,打造惠州最具综合竞争力的半导体显示产业链工业集群,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进驻,形成产业生态圈,助力惠州加快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和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高铁还能带动沿线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记者在《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看到,仲恺将围绕重点产业链,着力抓好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完善产业链发展政策,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而仲恺半导体显示产业链百亿投资项目的启动,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惠州半导体和超高清视频显示上下游产业链。

据悉,该百亿投资项目能够增强配套能力及本地化供应能力,降低物流和运营成本,满足辐射广东及周边更广地区对半导体显示的需求,对提升惠州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产业韧性和核心竞争力,联动大湾区其他城市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2月8日,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超高清视频显示”入选“广东省特色产业园”,成为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园之一。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全市“2+1”现代产业体系不动摇,高举电子信息产业大旗,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奋力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正是该区“5+1”产业之一。仲恺高新区通过实施产业链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强化创新技术研发支持,集中优势资源着力增强打造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竞争力。

在与赣深高铁仲恺站“一路之隔”的广东潼湖生态智慧区核心地段的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约有130多个塔吊在上上下下地运送着建筑材料,一座迅速崛起的生态智慧产业新城已现雏形。

2019年启动实质性建设以来,起步区聚焦智能终端及5G通信、新能源电池、高端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等产业领域,重点瞄准日韩等国和我国港澳、深莞等先进地区,加快打造以中韩合作、惠港合作、惠深合作为重点的高品质产业合作平台。

潼湖生态智慧区办公室副主任吴玉洁介绍,近年来,起步区根据惠州市、仲恺区的授权,实施了工业用地“先租后让”“临时施工复函”“规划群益产业园”等十项改革创新,很好地实现了提速提效,高新产业发展迅猛。

截至目前,已引进大韩5G新材料、东洋旺和精密机电等韩日项目11宗,东泰精密、亿纬动力电池等港资项目7宗,视联动力、科力尔电机、豪鹏新能源等京、深、莞地区内资项目61宗。已动工的产业项目中,有19宗入列省级重点项目;母公司在A股上市9宗,新三板上市5宗,有上市计划(含新申请、转主板)16宗,高新企业占比95%以上。

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潼湖生态智慧区、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等战略平台崛起壮大的同时,仲恺高新区储备了一批百亿级潜力企业,汇聚了TCL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信利智能显示项目、旭硝子二期三期项目等一大批优质企业项目,已成为全国配套最齐全的“基板-面板-模组-整机”的全产业链地区之一。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连年保持高位增长,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仲恺高新区累计引进工业项目362宗,总投资额3860亿元,其中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项目85宗;2020年仲恺高新区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3.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2%,现代物流、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在“产业强区”的道路上,仲恺高新区迎着高铁时代的东风,跑出新一轮产业发展“加速度”。

聚人才

高铁开通助力仲恺招引更多人才

“高铁开通,仲恺站周边路网完善,在带动周边产业、人才更进一步聚集的同时,也给仲恺发展带来更大的便利性。”叶茂均表示,赣深高铁开通让沿线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商贸往来将更加密切,在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产业联动、招商引资、人才吸引等方面,都将给仲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交通距离的缩短,也让高科技企业的营运总部与生产工厂之间的联系更便捷,生产营运的腹地纵深更辽阔。

在仲恺投产刚满一年的惠州杰普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深圳杰普特光纤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公司以研发销售为主,惠州公司以生产为主。目前该企业中,家住深圳、在仲恺上班的员工约230人。

“赣深高铁开通后,对企业内部有深惠两地交叉办公性质的同事来说,交通出行、出差将会更加便捷。”该公司行政经理吴华军说。

惠州杰普特日常工作的交流对象为深圳母公司,主要通过集团内部OA、ERP、企业微信等软件进行线上交流。对于有惠州深圳往返需求的员工,公司每周五会安排一次班车。据测算,从仲恺杰普特到赣深高铁仲恺站大约5公里路程,开车只需10分钟,“以前是周通勤,以后坐高铁就可以做到日通勤了,与深圳母公司的交流也可以更多地转移到线下进行。”

吴华军认为,赣深高铁开通后,不仅完善了粤赣两地的铁路交通网络,对推动沿线城市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也有重大作用。而且,高铁经济对当地及沿线产业的发展、人才引进、公司产业拓展等方面也会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他期待,未来仲恺高新区能发展成为下一个深圳南山科技园、东莞松山湖产业园。

赣深高铁给仲恺带来的“乘数效应”,不仅实现了交通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更对仲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它将以更高的速度赋能一切生产要素。

“2021年上半年,面板行业整体发展趋势非常好,是近几年发展最好的年份。”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厂长钟川透露,作为全球第二大面板厂供应商的华星光电,今年惠州公司产值预计可达105亿元,发展趋势良好。

“以前开车一趟要1个半小时,遇上堵车就得两个多小时,现在坐高铁去深圳华星只要50分钟左右。”在钟川看来,在与深圳华星的交流方面,以前基本采用视频会议形式,赣深高铁开通后,可更多地进行线下实地交流,拉近了惠州华星和深圳华星之间的距离。

赣深高铁的开通,对城市人才的链接、吸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仲恺到赣州1.5小时,到南昌3小时。时间距离的缩短加速了人才之间的交流,将推动华星光电与各行各业的合作、产业链的交流,以及与上下游客户的互动频次,还可能推动该公司技术甚至整个面板行业的技术发展。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引进非常多的高新技术和智能制造企业,陈江、潼湖等地均有大批企业持续开工,这样的创业环境会吸引更多东莞、深圳,甚至赣州、南昌等地的人才过来。”钟川说。

他山之石

湖北省红安县大悟县麻城市步入高铁时代后经济快速发展

10年GDP均增3倍多

十多年前,湖北省东北部红安县、大悟县、麻城市三个县市同为国家级贫困县,在湖北省大多地级市未通高铁时,它们率先步入了高铁时代。从2009年到2019年,经过十年发展,三县市的GDP总量均增了3倍多。

其中,麻城市2009年开通麻城北高铁站,形成京九铁路与沪汉蓉快速铁路十字交汇的交通枢纽格局。在高铁的助力下,该市从穷乡僻壤变成大别山区中心城市,GDP总量从2009年的97.42亿元到2019年的374亿元,十年经济总量增3.83倍。

红安县2009年开通红安西高铁站。截至2017年,年客运量40万,带动了红安经济开发区的高速发展,加快了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进程。GDP总量从2009年的55.8亿元到2019年的199.11亿元,十年经济总量增3.57倍。

大悟县2012年开通孝感北高铁站,GDP总量从2009年的58.9亿元到2019年的183亿元,十年经济总量增3.10倍。

2020年,仲恺高新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1.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为2325.9亿元。日前,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印发《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展望“十四五”时期(到2025年),仲恺高新区全区GDP突破11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相比于2020年,GDP增长近68%,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约158%。

期待高铁时代仲恺高新区交出更亮丽的成绩单。


已有0人点赞

【免责声明】惠州之家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惠州之家采编中心协调处理(或删除):电话18665809694,邮箱:1185728870@qq.com。

445.png

更多惠州家乡生活信息关注惠州之家微信公众号

                   找楼盘                    找伴侣                        逛贴吧

请微信扫一扫左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相关关键字获取内容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